一、停爐保養的意義
鍋爐停用放出鍋水后,鍋內濕度很大,通風不良,鍋爐金屬表面長期處于潮濕狀態,在氧氣和二氧化碳作用下,鍋爐金屬被腐蝕生銹,這樣的鍋爐投入運行后,銹蝕處在高溫鍋爐水中繼續發生強烈的電化學腐蝕,致使腐蝕加深和面積擴大,鍋爐金屬壁厚減薄,必然使鍋爐受壓元件強度降低,從而將威脅鍋爐的安全運行,縮短鍋爐的使用壽命。
因此,在停爐期間采用適當的保護方法,對防止鍋爐腐蝕,確保安全運行、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,有著重要的意義。
二、停爐保養的方法
常用的保養方法有:壓力保養、濕法保養、干法保養、充氣保養法。
爐體內部停爐的防腐保養方法,要按停爐時間的長短來定,一般時間超過一個月采用干法保養,不足一個月的采用濕法保養。在鍋爐長期停用時,應十分注意爐體外部的防腐保養問題。
1. 壓力保養
保持給水壓力,在爐內充滿除氧合格的給水。
2. 充氣保養
充氮或充氣相緩蝕劑保護。充氮法是將氮氣充入鍋爐水系統內,并保持一定的正壓,以阻止空氣進入。氣相保養又叫氣相緩蝕劑法保養,采用一種TH-901保護劑(緩蝕劑),放入需要長期停用的鍋爐,通過保護劑揮發的氣體在鍋內金屬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,從而達到防銹的目的。
3. 干法保養
余熱烘干法和干燥劑法,停爐后,鍋爐水的溫度降至100-120℃時,進行放水,當水放盡后,利用爐內余熱,點微火或引入爐膛熱風,將鍋爐內表面烘干,此法只適用于鍋爐在檢修期間的防腐。干燥劑法是利用爐內余熱,將金屬表面烘干,并清除沉積的水垢和水渣,然后在鍋爐內放入干燥劑,保持金屬表面干燥。
4. 濕法保養
濕保護法是將具有保護性的水溶液充滿鍋爐,防止空氣進入爐內,或利用堿度較高的溶液灌滿汽鍋,利用堿液和金屬作用生成的氧化物保護膜來防止鍋爐金屬的腐蝕,采用濕法保養時,鍋爐啟動前應將溶液排放干凈,并進行徹底清洗。